近日,江苏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养殖平台——“国能黄海1号”在启东生产基地成功举行吉水仪式。该平台对构建多元化、高效益的深远海渔业养殖模式,推动风光渔融合具有示范意义。
该平台首次采用半潜式钢构网箱设计与在运海上风电机组深度融合,构建“风电+光伏+牧场”一体化模式,搭载50千瓦太阳能电力系统和储能系统,实现绿色能源的自给自足。计划第一阶段养殖鱼种为大黄鱼,采用接力养殖模式生态牧渔,每年投苗2批次。
平台所在的射阳海上风电场,资源条件得天独厚。该风电场区中心离岸约65公里,涵盖H3#、H4#、H5#三个风电场区,总涉海面积148.88km²。场区115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达7.8米/秒,平均风功率密度515瓦/平方米,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超3300小时,风能资源优渥,为海上风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平台还拥有卓越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,即使在恶劣海况下也能保障养殖作业安全持续,显著降低传统养殖风险。搭载了先进的智能养殖系统,实时监测网箱养殖生物的生长状况与水质环境等关键参数,并依据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投喂、智能增氧等操作,极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。
风光渔一体化模式巧妙融合风力发电、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:风力发电机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能,光伏板在阳光下持续产生电力,水下养殖设施中海洋生物茁壮成长。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,在同一片海域可同时收获能源与渔业产品,大幅提升海洋经济产出效益。从生态角度看,海上风电桩基能为鱼类、贝类、藻类等提供栖息和产卵场所,吸引海鸟等猎捕型生物,助力构建复杂稳定的海洋生态食物链,促进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,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。